古道,是指古人使用過的,并至今保留著部分或全部遺跡的道路。這種珍貴的線性文化遺產,鐫刻著祖先文明發展的印記,承載著人類生活的艱辛,商賈的興衰,文化的底蘊,以及歷史的變遷,它們不僅展示了當地的自然生態、風土民俗和人文歷史,而且也是寄托我們“鄉愁”的重要載體。
為了切實促進古道的挖掘和保護工作,國際古道網、《中國國家旅游》雜志、綠野網等專業媒體,聯合一批著名的戶外、旅游、文史專家,在藍天救援隊等公益組織的協助下成立了評審組,計劃每年推出10條具有旅游價值和文化內涵、值得向全球推介的中國古道,并且在這些古道上舉辦非競技性全民健身“古道馬拉松”活動。
2016年,京西古道(最具歷史價值古道)、陸羽古道(最具內涵古道)、梅關古道(最佳保護古道)、車師古道(最具挑戰性古道)、海原古道(最具潛質古道)、太行八陘(最佳徒步古道)、徐霞客古道(最具旅游價值古道
)、八通關古道(最具地方特色古道)、
泰順古道(最佳風光攝影古道)、徽饒古道(最美森林古道)等十條古道經過嚴格篩選最后入選。

2017年,“2017中國十大古道馬拉松啟動儀式”暨“2017中國十大古道評選發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會議公布了新年度中國十大古道評選評選辦法,即并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將采用大眾投票占比30%,媒體推選占比30%,專家評選占比40%的方式進行。具體程序為:
2月17日起,主辦方開始向全社會征集中國十大古道初選名單,其中第一階段為專業推薦期,烏孫古道、瀟賀古道、秦蜀古道、徽杭古道、商於古道等一批著名線性文化遺產順利入圍;第二階段自4月28日起,為社會推選、地方自薦期,時間至5月27日;5月31日前,評選委員會將從名單中確定50條入圍古道。
6月1日至6月20日為網絡評選階段,6月21日,根據網絡得票數量和評審組初選意見進行初級刷選,6月22日,公布得分領先的20條古道名單。
最遲于11月18日,評審組經過對入圍古道進行資料分析、實地考察等工作,評選出最后名單,向各界推薦10條最具旅游價值和文化內涵、值得向全球推介的中國古道。
今日起,我們歡迎社會各界推薦或自薦您認為有資格入選2017中國十大古道的優質古道資源。
具體辦法為:
一、關注國際古道網、中國國家旅游雜志、綠野網微信,從而及時了解活動相關信息;
二、請將您推薦古道資料發送郵件給ancientroad@sina.com,得到收訖回復即為成功;
三、推薦者須提供本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古道資料搜集整理請參考《國際古道價值評定體系》。具體內容如下:
1. 難度:徒步穿越的難度評估
2. 長度:交通及徒步線路長度評估
3. 風景:周邊風景的等級評估
4. 交通:前往和離開交通方式評估
5. 美食:餐飲地方特色評估
6. 特色:著名文物、景點價值評估
7. 古跡:古代遺存價值評估
8. 事件:歷史事件影響力評估
9. 名人:歷史著名人物影響力評估
10. 友善:當地居民對外態度評估
11. 費用:到達及穿越可能產生的費用評估
12. 民族:當地民族、部落(族)特定習俗評估
13. 危險:當地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的評估
14. 生物:當地特色動植物情況評估
15. 專家:當地研究者或保護者狀況評估
16. 時節:最佳或特色活動時節評估
17. 保護:當前保護或破壞情況評估
18. 圖片:相關的照片、繪畫及其他資料價值評估
19. 書籍:已出版過的相關書籍及影響力評估
20. 報道:報刊、雜志、影視、網絡等相關報道影響力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