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香蕉91/日韩va中文/导航福利在线/免费黄色官网 - 欧美日韩国产黄色片

歷史文化之路——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從唐朝都城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過甘肅、青海,一直到達吐蕃邏些(今拉薩),全長3000多公里,是1300年前開始從內地進入西藏的交通大道。它古時候被稱為饅頭嶺(古)驛道,如今則鋪設了著名的214國道。雖然經過歷史滄桑,但是沿途還留存著不少舊時的驛站、城池、寺廟、石刻、村舍等,記載著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

和親之路

這條路在歷史上就可以延伸到尼泊爾、印度等國家,所以有“絲綢南路”之稱;沿途重鎮還是藏漢通商的口岸,中原人用絲綢、茶葉換取少數民族的馬匹,這是傳統的茶馬互市交易,所以與茶馬古道聯系在一起也是有道理的。

而這條古道上最有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和親的故事。

松贊干布是一位著名的少年英雄,他13歲就成為吐蕃的贊普,經過連年征戰,統一了青藏高原上很多小國,深受藏民族的愛戴。他敬慕唐王朝的強大興盛還有中原漢族的燦爛文化,為了使本民族更加富強,決定向唐朝皇帝求親。而這時候唐朝建立不久,內憂外患不少,唐太宗李世民希望與各少數民族保持良好的關系,于是送文成公主和親,雙方結為甥舅之邦,成為一家人。

關于這段歷史還流傳下來許多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當時許多的少數民族領袖,如突厥和吐谷渾國王等也都去求親,而唐太宗也并不打算將公主許配給遙遠青藏高原上的松贊干布,于是血氣方剛的少年英雄發兵武力搶奪,這當然失敗了。松贊干布一心想做大唐的女婿,于公元640年再派大相祿東贊到長安請婚。唐朝的皇帝設置了6道難題考驗藏族的使者,祿東贊運用超人的智慧,一道道過關,終于為松贊干布贏得美麗的公主,這就是一直在藏地流傳的“六難婚使”的傳奇故事。

文成公主和親時為西藏帶去了大批工匠、藝人傳播技藝,并帶了大量綢緞、典籍、醫書、糧食等,讓當時的吐蕃在社會、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有了劃時代的巨變,在民族團結、國家統一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令人遺憾的是,松贊干布34歲就去世了,當時文成公主才25歲,按照唐代的規矩,她可以回長安過安逸的生活。但她選擇生活在吐蕃直到逝世,在西藏繼續生活的40年中,她教當地人民耕作與紡織,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菩薩娘娘,千百年來一直深受當地民眾的愛戴。

風光之路

唐蕃古道是一條通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天路,沿途有許多雪山、草原、湖泊等,自然風光十分壯麗。而那些綺麗風光中鑲嵌的歷史文化遺跡,更會把我們帶回到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去。

這條著名的古道西出長安后向西北過渭河,到咸陽,經過著名的“馬嵬驛”,拜法門寺,過大震關,可以參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這時候就可以經河州(甘肅臨夏)渡黃河進入青海境內。

唐蕃古道的一半以上在青海境內。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們可以在夏季涼爽、冬天不寒的“中國夏都”西寧品嘗當地美食,前往塔爾寺看酥油花描寫的歷史。然后登日月山,看諸多古道紀念景點。日月山在唐代以前名叫“赤嶺”,因為這里的山石都是紅色的。它是青海內陸河與外流河的分水嶺,也是唐朝與吐谷渾、吐蕃的分水嶺。從日月山南行約10余千米,可以看到一條小河自東向西流去,而日月山的東邊幾乎所有的河都是向東流的,所以那條小河被稱作倒淌河。傳說這是文成公主的淚水流成的,實際上它是一條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內陸河。

唐蕃古道在青海要經過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沿途不但風光無限,而且可以看到藏羚羊、狼、狐貍和各種飛鳥等各種高原動物。我們還可以看到被為查靈海(藏語意為白色長湖)的扎陵湖與鄂陵湖,它們同為黃河上游最大的一對淡水湖,湖中棲息著很多珍稀的飛禽,周邊草原碧綠如洗,牧人和牛羊悠悠哉哉,讓人心曠神怡,真舍不得離開。湖邊的巴顏郎瑪山(人們叫它牛頭山)上,立著表示黃河源頭的“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

文化之路

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江源頭在著名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這里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鄉、中華水塔”等美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眾多不可錯過的歷史古跡。

    文成公主廟是唐代藏民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說這里酥油燈晝夜常明,香火從不間斷,來朝拜的藏漢群眾親如一家。廟宇背靠嵯峨險峻的巖壁,傍臨清澈見底的青溪,面對鳥語花香的巴塘山,建筑規模宏大,經幡飄飄,宛若仙境。傳說中這里是文成公主通過唐蕃古道進藏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那時候當地的藏族群眾曾為她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則教給當地人耕作和紡織的技術。現在的寺廟中有很多年輕的和尚,在這里學習佛法和其他文化知識。

新寨瑪尼堆是一個奇跡,無數的嘛呢石堆砌在一起,據統計光上面的經文就超過200億字,被稱為“世界第一石刻圖書館”,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最大的嘛呢石堆”。新寨瑪尼堆始建于公元1715年,奠基人是結古寺的一世嘉那活佛宗求帕文,所以這里也會稱為“嘉那瑪尼堆”,斈岫褨|側有八座白塔和巨大的轉經筒,周邊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的藏族同胞會手搖經輪,口中吟誦經文,虔誠地繞著瑪尼堆轉經。

    勒巴溝位于通天河畔的群山間,“勒巴”在藏語中是美麗、吉祥的意思,因為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穿過這條溝時曾命人在溝內刻下佛教巖畫,為紀念她,多少年來附近的藏族群眾在溝中幾乎所有的石頭上都刻上六字真言或是經文。溝里風光秀麗,經常會有人過來野炊,當地的牧民則過著原始自在的生活。

如果有機會,讓我們踏上這條風光無限的歷史文化之路,欣賞或秀麗或壯美的風景,體會穿越千年的歷史與文化風情!

技术支持: 文明之路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