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探秘”生態攝影環保行
“世界屋脊探秘”生態攝影環保行
行程建議
D1西寧東關大寺、塔爾寺<高原第一階段適應>
9:00 西寧集合(海拔:2295M)
9:30 東關大寺(海拔:2230M)
【東關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寧東關大街路南一側。寺院占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占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破壞,又不斷修建,現存的建筑是1913年時重建,1946年時改建并擴建,1979年時又重修,是我國西北地區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筑和民族風格的建筑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穆斯林進行禮拜。殿內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致,莊嚴肅穆, 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
12:00 午餐
14:00 塔爾寺(海拔:2696M)
【塔爾寺】
塔爾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它坐落在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連花山坳中,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30 晚餐
19:00 開會半小時,強調事項
晚間充分休息
D2 參加門源油菜花節
【門源油菜花節】
門源縣60萬畝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觀花亭,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風光旖旎的東部峽谷,將令您賞心悅目,如臨仙境。廣袤無垠的皇城草原將使您領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高原牧場風情。寬闊無際的油菜地,悠揚的“花兒”聲會讓人產生如在花海歌潮之感。巧奪天工的“崗隆巖書群”將使人嘆為觀止。民族民間刺繡飲譽遐邇,門源奶皮營養豐富,號稱龍駒的浩門馬挽乘兼用,馳名中外。
門源縣境內風光秀麗,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東有卡約、辛店文化遺址、崗隆巖雕(東晉),碧水翠木相連的仙米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明珠相連的近十座電站構成的水電走廊,珠固古佛寺;中有萬畝相連的油菜花海,世界第一高位隧道——大坂山隧道、浩門、旱臺古城;西有被譽為夏都第一峰的崗什卡雪峰、永安古城。再加上回、藏、蒙多種民俗文化構成了門源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春的野草,走向寬闊的草原,走向多花的牧野,讓草浪拍打你的心岸,讓繁花撩撥你的情懷,去喚醒一日豐采,一日的溫馨。門源西部的黃金草原,是草浪騰涌的綠色大海,是你走向大野的理想勝地。這里耕作著牧歌,夜晚的篝火紅似珊瑚,艷若桃花,歌聲舞步中,幻想將會在深心處開放。白天騎馬馳騁,跟著“卓瑪”走向花紅似錦的草海深處,讓“卓瑪”輕盈的鞭子深情地抽打你的夢幻。下雨的日子,清亮的雨珠銀線,響亮地敲打蓮花般的帳蓬,在敬酒歌聲中放松你的身心,品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放,你就懂的了謂何浪漫。
8:30 西寧出發
西寧-大坂山-門源-西寧
D3 青海湖、唐蕃古道<高原第二階段適應>
日月山、青海湖湖邊住宿,體驗牧區生活
D4 超級生態日:鳥島、剛察觀魚節、普氏原羚,慰問當地貧困兒童
【鳥島】
鳥島,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它們真實的名字,西邊小島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海西山地形似駝峰,這里是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的世襲領地。每年春天,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等一起來到這里,在島上各占一方,筑巢壘窩,全島布滿鳥巢。到了產卵季節,島上的鳥蛋一窩連一窩,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所以,人們又把這里也稱為蛋島,平時所說的鳥島也主要是指這里。美麗的青海湖鳥島,是鳥兒樂園,鳥兒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觀,這幽美壯麗的鳥島風光,這奇特的水禽生活,曾吸引過多少游人前來觀光,引來過多少人對它的憧憬和向往。在鳥島南部的設立了鳥島管理站,又將鳥島南部劃為自然保護區。
【觀魚節】
湟魚是一種神奇的物種,它生活在咸水湖中,卻又要歷盡千辛萬苦溯河而上,進入淡水河道中產卵繁衍。因此,每年的6月到8月在海濱藏城剛察泉吉河、沙柳河、布哈河三條主要入湖河流中,百萬尾湟魚百舸爭流競相進入河道,出現了半河清水半河魚的世界罕見奇特景觀。密密麻麻的湟魚奮力地向上游挺進,遇到攔河壩或淺灘,為了完成神圣使命,湟魚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此情此景令人感動。
在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中,是湟魚挽救了百萬青海人的命。因此,面對青海湖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我省采取數十年封湖育魚的措施,讓每一位懂得感恩的青海人都情系青海湖生態,情系湟魚的安危。“上天有好生之德”是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國傳統信念,是一種關愛生靈、保護生態的大愛之舉,為此,當地舉辦觀魚節,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感恩之旅、保護生態之旅,放生一份希望,傳遞一份力量和愛心。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世界上有蹄類中最瀕危的一個種。僅中國青海省青海湖四周僅殘存有3-4個種群,即鳥島附近1-2群,約37只;湖東種羊場及小北湖一帶生存有70只左右;湖之北岸剛察縣察拉灘的1群約70-80只。總數量恐不足200 - 350 頭。
D5 前往格爾木
【茶卡鹽場】青海茶卡鹽場,中國的天空之境。
茶卡鹽湖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它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昆侖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湖面海拔3100米,東西長15.8公里,南北寬9.2公里,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杭州西湖一樣大。
鹽湖旅游業自1980年開發以來,吸引著眾多內地和歐美、東南亞、日本及港澳臺游客。隨著 采、制鹽工藝流程的不斷完善,茶卡鹽湖景區已發展成生態游與工業游并舉的3A級新型景區。茶卡鹽湖與其它鹽湖不同的是,茶卡鹽湖是固液并存的鹵水湖,鑲嵌在雪山草地間而非戈壁沙漠上。鹽湖水域寬廣,銀波粼粼。天空白云悠悠,遠處蒼山崢嶸,藍天白云、雪山映入湖中,如詩如畫。四周牧草如茵,羊群似珍珠灑落。漫步湖上,猶如進入鹽的世界。
在這里,可以乘小火車深入湖中觀光,可以觀看現代化大型采鹽船采鹽時噴水吞珠的壯麗場景,可以欣賞鹽湖日出和晚霞的絢麗畫卷,可以透過清盈的湖水,觀賞形狀各異、正在生長的栩栩如生的朵朵鹽花,探求湖底世界的神秘,還可以領略到漲潮后湖面上留下的滾滾鹽濤奇觀。茶卡鹽湖以其生產、旅游兩相宜而在國際國內旅游界和青藏高原風光游中享有較高知名度,它與同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被稱作“青海四大景”,同時還被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察爾汗鹽場】
“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爾汗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察爾汗鹽湖海拔最低點為2200多米,由達布遜、南霍布遜、北霍布遜、澀聶4個鹽湖匯聚而成。格爾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條內陸河注入。“察爾汗”是蒙古語,意為“鹽澤”。鹽湖周圍地勢平坦,荒漠無邊,但風景奇特。整個湖面好象是一片剛剛耕耘過的沃土,又像是魚鱗,一層一層,一浪一浪。遺憾的是土地上無綠草,湖水中無游魚,天空上無飛鳥,一片寂靜。
【萬丈鹽橋】
萬丈鹽橋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察爾汗鹽湖之上。南距格爾木約60公里,北距錫鐵山約30公里,公路就像一座橋浮在鹵水上面,鹽橋全長為32公里,折合市制可達萬丈,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素稱“萬丈鹽橋”。它是舉世罕見的一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橋”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鹽橋(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使人驚嘆不已,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和智慧。
宿格爾木
D6 過昆侖山口<平均海拔約5000M,高原探險階段>
喝昆侖泉水
親近玉珠雪山
【玉珠峰】
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爾木南160公里的昆侖山口以東10公里,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南緩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約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頂部常年被冰雪所覆蓋,無巖石表露。
訪問可可西里野生動物保護站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Hoh Xil)”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藏語稱該地區為“阿欽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可可西里氣候嚴寒,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譽為“生命的禁區”。然而正因為如此,給高原野生動物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存條件,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可可西里(地區)”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是不同的地理概念。“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只是“可可西里(地區)”的一部分。整個可可西里地區包括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地區、青海昆侖山以南地區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鄰的地區。國家在劃分自然保護區時將整個“可可西里(地區)”根據行政區劃,以省界為界分為了“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北昆侖自然保護區”以及“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以青藏公路為界,東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西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無人區是中國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帶”。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帶。整個可可西里均在海拔5000m左右,氣候干燥寒冷,嚴重缺氧和缺淡水,環境險惡,令人望而生畏。人類無法在那里長期生存,只能依稀見到已適應了高寒氣候的野生動植物,且總數量有限。人們給這里起了許多可怕的綽號,如“神秘的死亡地帶”、“死亡線”、“人類的禁區”、“生命的禁區”等等。
D7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人員引領,前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集中地區觀察、攝影
D8 高原徒步拍攝草原或雪山日出,觀察野生動物,
部分人格爾木回京或前往拉薩西藏游
D9 早回到西寧,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