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香蕉91/日韩va中文/导航福利在线/免费黄色官网 - 欧美日韩国产黄色片

論壇首頁>>游記攻略>>京西古幡會 舞動四百年

1首頁上一頁1下一頁尾頁
MRgudao
等級:超級管理員
頭銜: 新手上路
星數:
帖數:15
精華:2
積分:0
消息:
  查看資料
發布于:2015-02-23 18:23
字體大小: 1#

京西古幡會 舞動四百年

京西古幡會 舞動四百年
文化中國-中國網 culture.china.com.cn  時間: 2010-03-02  責任編輯: 老北

  兩村的幡會隊伍在千軍臺村村口匯合,21面色彩繽紛的大旗幡把個小山村裝點得格外喜慶。

  走會前,劉世存老人從幡會“會所”的老箱子里取出家傳七代的一具云鑼!皶眽ι腺N的是工尺譜,如今已沒有幾人識得。

元宵節清晨,參加幡會的鄉親們早早就開始在幡會“會所”里更衣化妝。

元宵節的前兩天,村民們就開始把封存一年的鐃鈸等樂器拿出來擦拭整理。

幡樂演奏者大都是村里的老人,笙、笛等老樂器演奏出的古曲悠揚悅耳。

  如今村里的年輕人紛紛走出大山,可元宵節這兩天,已融入時尚生活的他們都要回村看幡會。

  ▲如今兩村里的許多孩子在大人的熏陶下也對舞幡和幡樂演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幡會隊伍在狹窄的山路上走會,幡手每一個精彩的舞幡動作都贏得鄉親們的陣陣喝彩。

  正月十五、十六兩天,京西百花山腳下的門頭溝區千軍臺村和莊戶村格外熱鬧,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京西古幡會再度開場。

  今年八十高齡的劉世存大爺頭幾天就和鄉親們把封存一年的旗幡、樂器重新拿出來,精心整理、擦拭、縫補。劉世存從17歲開始就是千軍臺村的“會頭”,見證了古幡會的幾度興衰。京西古幡會始于明朝萬歷年間,最早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村社祭祀活動,現在已經成為山里人歡度元宵節最隆重的盛會。劉大爺說,這舞幡可不是個容易的活兒,大的旗幡高6米、重100多斤,每面大旗幡都由數名壯漢負責,舞幡表演分盤肘、肩扛、背箭、腳踢、頭頂、牙托、懷中抱月等動作,而且走會時幡擎起來就不能倒,所以要經常輪換擎幡手。

  正月十五下午三點,崇山峻嶺包圍中的兩個小山村同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莊戶村的旗幡隊伍浩浩蕩蕩開始向二里地外的千軍臺村進發。千軍臺村的村頭則豎起9面五顏六色的大旗幡,做好接幡的準備。三點半,兩村幡會在千軍臺村村頭匯合。隨著會頭劉世存一聲號令“響鑼”,兩面直徑約一米的大銅鑼回聲四蕩,鼓樂齊鳴,所有旗幡全部擎起,兩村旗幡隊伍合二為一,在千軍臺村崎嶇的山路上走幡,氣勢蔚為壯觀。隊列中既有21面色彩繽紛的旗幡,還有吵子會、大鼓鍋子會、舞獅、地秧歌等各種各樣的花會,扭閃跳躍好不熱鬧。大旗幡在空中周旋飛舞,雖說是冬季,那幡手早已是汗流滿面。

  幡會正月十五在千軍臺村走會,正月十六到莊戶村表演,年年如此。離村謀生和在外地工作的,即便春節沒時間,元宵節也要回鄉“趕會”、“舞幡”。幾百人的幡會表演隊伍,再加上看會的人,使得山村本就不太寬敞的道路顯得十分擁擠。隊伍走了兩個小時才轉完整個山村。

  幡會自然離不開幡樂,京西幡樂可是大有名堂。幡樂樂班由兩村十幾位五六十歲的老藝人組成,有的手執云鑼,有的吹著管樂,有的打著鐃鈸,演奏著《柳公宴》、《過街仙》等悠揚悅耳的古曲,行進在幡會之中,十分醒目。據介紹,京西幡樂脫胎于祭祀禮樂,傳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樂曲,又揉進京西特色,有“南有納西古樂,北有京西幡樂”之稱,堪稱古代音樂的“活化石”。樂班里的鐃和鈸是早年鄉親們用錘子手工打造而成的,有些上面已生滿綠銹,樂器表面的錘點清晰可辨。而劉世存大爺家珍藏的一具云鑼已家傳了七代。為使這項文化遺產不致失傳,從1981年起,門頭溝文化部門就開始收集整理記載古幡樂譜,把原來口傳心授的工尺譜譯成簡譜,便于傳承和保存。如今,京西幡樂已被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被文化部列為第二批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立項工程。

  望著壯觀的幡會隊伍和喜慶的村民,走在隊伍后面的劉世存感慨萬千。他說,樂班的老藝人已經紛紛作古,沒有政府部門的努力,許多幡樂樂曲恐怕已經失傳了。現在兩村能舞幡和演奏的已經有300多人,其中很多是年輕人,“再也不用擔心把老玩意兒給丟了”。

  李繼輝 文/圖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IP 屬地:北京
相關帖子
收藏 頂 0 踩 0
0
1首頁上一頁1下一頁尾頁
技术支持: 文明之路 | 管理登录
×

消息內容

×
消息長度最多可添加100個漢字或者200個字母

回復內容

×

編輯回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