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十大古道正式發布
古道,是指古人使用過的,并至今保留著部分或全部遺跡的道路。這種珍貴的線性文化遺產,鐫刻著祖先文明發展的印記,承載著人類生活的艱辛,商賈的興衰,文化的底蘊,以及歷史的變遷,它們不僅展示了當地的自然生態、風土民俗和人文歷史,而且也是寄托我們“鄉愁”的重要載體。
為了切實促進古道的挖掘和保護工作,國際古道網、《中國國家旅游》雜志、綠野網等專業媒體,聯合一批著名的戶外、旅游、文史專家,在藍天救援隊等公益組織的協助下成立了評審組,從2016年開始用10年時間,每年推出10條具有旅游價值和文化內涵、值得向全球推介的中國古道,并且在最適合徒步的線路上舉辦“古道馬拉松”等各種推廣活動。
2016年,京西古道(最具歷史價值古道)、陸羽古道(最具內涵古道)、梅關古道(最佳保護古道)、車師古道(最具挑戰性古道)、海原古道(最具潛質古道)、太行八陘(最佳徒步古道)、徐霞客古道(最具旅游價值古道 )、八通關古道(最具地方特色古道)、 泰順古道(最佳風光攝影古道)、徽饒古道(最美森林古道)等10條古道經過嚴格評審之后入選。
2017年,墨脫古道(最具挑戰性古道)、昆侖古道(最具潛質古道)、崤函古道(最佳保護古道)、連州古道(最具內涵古道)、衛河古道(最具歷史價值古道)、元荃古道(最佳徒步古道)、西口古道(最具旅游價值古道)、瀟賀古道(最具地方特色古道)、銀巴古道(最佳風光攝影古道)、武當古道(最美森林古道)入選。
2018年的推選工作,我們抱著對專業和歷史負責的態度,認真聽取了相關意見,毅然采取一人一票,不得重復刷票的原則,并且多次深入考察、反復討論,最后推出名單如下:
克里雅古道
最具挑戰性古道
翻越克里雅山口,從新疆進入藏北羌塘的克里雅古道,地形復雜,氣候惡劣,是三條穿越昆侖山的古道中最艱險的一條,但是沿途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也吸引著人們不斷前來挑戰。
瓜州古道
最具潛質古道
瓜州古道因為歷史上著名的玄奘法師而聞名,也因為茫茫戈壁的荒涼而成為當代人考驗意志的試金石。關于玄奘法師的西行蹤跡和精神內涵,依然有很多值得繼續挖掘之處。
劍門蜀道
最佳保護古道
詩仙李白筆下艱險奇絕的劍門蜀道,從三國時期歷經千年,古道沿途至今依然保存著眾多歷史遺跡和傳說故事,再加上雄奇險峻的風景,最適合游覽憑吊,訪古尋幽。
云臺古道
最具內涵古道
云臺古道穿梭于南太行的云臺山中,曾經是山西通往開封的要道。廣闊的高山草甸與巍峨的嶂石絕壁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感受,遺留的古驛站、古村落等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和保護。
唐蕃古道
最具地方特色古道
從陜西西安到西藏拉薩的唐蕃古道橫貫中國西部,從唐代文成公主遠嫁松贊干布開始,這條古道就承載著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貿易往來的重任,也留下了數不清的動人故事。
關山古道
最佳徒步古道
從關中平原翻越關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關山古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因為其位置的重要性,在歷代詩詞中出現頻率極高,沿途保存的眾多古驛站遺址值得徒步體驗。
西京古道
最具旅游價值古道
西京古道是古代連接嶺南與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當地除了豐富的古道線路,沿途還有極具特色的古橋、古涼亭、古民居等,都是富有旅游開發價值的極好資源。
陽壺古道
最具歷史價值古道
陽壺古道是古代太原通往洛陽,連接黃河南北的一條驛道,因途徑澠池陽壺古城而得名。古道不僅歷史悠久,保存完整,古老的仰韶文化更是為其增色不少。
烏孫古道
最佳風光攝影古道
北接準噶爾盆地,南至塔里木綠洲的烏孫古道,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要道。古道沿途地貌多樣、景色變換,草原、雪山、峭壁、湖泊等各具特色,令人在艱苦的徒步過程中飽覽美景。
吳越古道
最美森林古道
位于徽浙地區的吳越古道蜿蜒穿行于天目山中,古道周邊樹木蔥郁,溪水潺潺,生態環境十分優良,還可以欣賞天然高山湖泊奇觀,有機會與野生梅花鹿偶遇。
另外,我們還評選出吳仁斌等五位在古道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同志,向其頒發“中國古道保護獎”(具體名單和頒獎方式另行發布)。
關于入選十大古道授牌問題,因各條古道普遍的線性文化遺產跨地域特征,組委會只對確認具體路線或主管單位的入選者,在受邀參加表彰大會或者舉辦古道馬拉松活動等特殊情況下才會頒發統一格式的獎牌、證書等,原則上未經許可,各地不得自行制作十大古道的牌匾、碑刻,否則將被取消相關資質。
本次2018中國十大古道評選,是國際古道網、《中國國家旅游》雜志、綠野網等機構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的專業工作,評選本身不收取任何費用,專業工作人員及評審組實地考察也有著嚴格的費用標準限制。對本次評選有任何意見,或對下一年度的評選有良好建議,請發電子郵件至:ancientroad@sina.com,感謝大家對我們本項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