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局、吳其寬
“中國古道保護獎”
候選名單
“紅楓古道上 義務修路幾十載”—王日局,吳其寬(浙江)
--------------------------------------------------------------------------------------------------------------------------------------------
《溫州日報》
時下正值深秋,文成縣百丈?T一帶的60余條古道上楓葉正紅。越來越多的人在這個時節前來游古道、拍婚紗照、野餐、采風……如果湊巧,游人們就會在紅楓古道上碰到兩個老人,他們扛著鐵棒鐵錘,在滿是紅葉的古道上修補對損壞的石頭路。
兩位老人一位名叫王日局,今年已經79歲了,另一位名叫吳其寬,今年73歲,都是文成大?N鎮人。聽附近的居民介紹,兩位老人都是以種田為業的,如今都子孫滿堂了,在家閑著沒事就會結伴去古道上修路。方圓幾十里的村民都知道他們喜歡修路,只要知道哪里古道上的石頭松了或者損壞了就會告訴他們。
昨天,記者聽聞兩位老人的事情后趕去老人家中采訪。沒想到老人一早就到文成的著名紅楓古道大會嶺去修路了。急忙趕往大會嶺,果然碰到兩位老人正在古道上搬石頭修路。大會嶺中間一段路上幾塊石板破損了,兩位老人特地跑到山上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塊差不多大的石塊,搬到路旁敲打平整了,用來代替原來的那一塊。過路的人不細心看很難發現這平整的一級級石階是剛剛修過的。
記者隨著老人一路走來,發現他們幾十年的修路經驗果然名不虛傳。一些可能很快會松懈的大石塊,常人一般很難發現,但他們腳一踩上去就能感覺出來。隨著一陣敲敲打打的忙活,或是往大石塊底下塞進一些小石子,那幾步路一下就又變得穩穩的了。
王日局說,他們結伴修路已經有十幾年了,經常從大步行1個多小時到百丈?T一帶的大會嶺、苔嶺、大垟嶺等地修路。現在空余時間多,修路也比過去更頻繁了。而吳其寬老人則從20幾歲就開始在古道上為村民們義務修路了。
吳其寬的妻子笑著說,她當年就是因為知道吳其寬喜歡修路做好事,是遠近聞名的好人,才放心嫁給他的。吳其寬不迷信,卻相信義務修路行善事可以積德,他對記者說:“如果我走的那段路不好走,我知道別人經過這段路的時候一定也會不好走。所以平時在路上發現石頭高出路面了就壓一壓,發現石頭松了就填一塊小石子進去。這樣自己走舒坦了,別人也方便了。”
就是本著這么簡單的想法,令吳其寬幾十年來從未間斷過古道上的維修,甚至在修路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一種特有的樂趣。有時候大雨沖壞了路面,維修難度大,他也會主動出錢買石塊、請石匠*來一起幫忙。大會嶺上有一座路亭就是他出資建成的。幾十年下來,吳其寬粗粗算一下已經在古道上花下了近一萬塊錢,他說錢花在路上是值得的,他不求報償,以后人們走在他修好的古道上自然會記得他,這樣他也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