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也是聞名于世的古羅馬帝國的首都名字。
從公元前753年誕生到公元476年瓦解,羅馬經歷了王政、共和和帝國三個階段,歷時1230年,是世界古代史上歷史持續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一個國家的首都,誕生了兩條古諺的,也只有羅馬!你一定聽說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和“條條大路通羅馬”吧?
一直想找個機會去羅馬古道看看。這次回羅馬前,特別做了功課,得知昔日的七條羅馬古道,今天依舊有三條,可以找到昔日的容顏。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踏上了尋找最后的羅馬古道之旅。
圖為古羅馬鼎盛時期的疆域圖,地中海儼然是古羅馬的內海。
“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說,當年羅馬人為了加強國家的交通和管理,先后修了七條古道,通向帝國的四面八方。因為七條古道中的六條,起點都是羅馬!當時路人,只要找到七條古道中的一條,順著路就可以找到羅馬了!
說起來挺有緣分的,這次羅馬古道之旅,我在蒂布勒迪納(TIBURTINA)古道修繕現場,
有幸遇到了羅馬的考古專家PATRIZIA GIOIA 女士,并得到了她和她的同事的指點。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蒂布勒迪納(TIBURTINA)古道僅存的一段,周圍已經被居民區包圍。
現場已經設了圍欄,準備在適當時期對公眾開放。具體是什么時間,就不好說了。
這段路雖然不足幾百米,但還是很典型的。你看,前邊就是一個正在整理的古代旅館的廢墟。
旅館的房子雖然很破舊,但古羅馬時代的高標準旅館設施還是可以看明白的。你看見地面上的馬賽克了嗎?
馬賽克一詞,就來自意大利語,只不過很難想象得到,古羅馬人就有這種室內裝修了技術和樣式了!
據PATRIZIA GIOIA 女士介紹,左邊的石柱就是古代的里程碑,上面有拉丁文標著從羅馬城到這里的距離,可惜文字已經看不清了。這樣的里程碑,羅馬古道都有,和今天的公路里程標識如出一轍啊!
這個圓心的建筑,據說是是一處古墓。沒有基督教之前,羅馬人也是大修墓穴。基督教興盛之后,才開始建集體公墓。所以,在歐洲要挖到古墓是不容易的,找到任何一個古墓,都很可能有1300多年的歷史。
蒂布勒迪納(TIBURTINA)古道是從羅馬到佩斯卡拉PESCARA的一條著名古道,是從羅馬到東郊的東方別墅和著名的亞德里亞別墅的必經之路,這條路不遠處,就是依舊保護完好的普萊內斯蒂娜(PRENESRINA)古道。這幾處破壞古道的花壇,就擺在政府辦公樓前的路邊,你說是誰干的?
這是比較短的一條古路,僅從羅馬經過帕萊斯德麗娜(PARESTRINA)古鎮。
這段古路就在帕萊斯德麗娜市區穿過,你能找到古路在那里嗎?對了,就在中間的小教堂旁。
據考證,羅馬周邊很多帕萊斯德麗娜這樣的小鎮,歷史都比羅馬城還要早。所以,這里的古路,真的沒被當回事兒。這不,古路都成了停車場了?
看到這段路,你就應該能想象出,當年這條路是多么繁忙!對了,這就是著名的阿比亞(APPIA)古道。
路牌特別注明,這條路就叫阿比亞古道(APPIA ANTICA)。上邊的VIA 是意大利語路或街道的意思。
阿比亞古道被譽為是最有名的羅馬古道之一。從羅馬直達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布林迪西(Brindisi)。
當年著名的角斗士起義大軍正是準備買通海盜,從布林迪西港口乘船逃離亞平寧,
可惜因海盜失信,被及時趕到的羅馬大軍剿滅。
數千起義士兵被釘在了阿比亞路邊的十字架上,一直到羅馬。
血腥的阿比亞曾一度被人們遺忘,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被重新發現,
部分路段,至今還在使用,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游客!
小結一下:羅馬古道大約興建于公元前四百年前后,前后持續二三百年年,進行過多次維修。
從時間上看,羅馬古道比秦始皇修馳道、直道早約200多年。
從道路質量上看,羅馬古道是石板路,秦馳道、直道主要是夯土為路。
這就是為什么秦馳道至今影蹤難覓,羅馬古道卻風采依舊!